歇后语笑话_歇后语笑话大全400字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歇后语笑话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爆笑歇后语大全
2.趣味歇后语笑话
3.关于歇后语的笑话20字
4.讲谐音笑话歇后语,怎么老是这几个笑话
5.汉字谐音歇后语笑话(精选93句)
6.有关谐音的笑话,歇后语,字谜以及几种汉字的来历
爆笑歇后语大全
经典爆笑糗事笑话,在搞笑的笑话都有的,让看你怎么笑了。1.搞笑打架经典笑话,“王师傅,听说你和嫂子打架,总是你挨打?”“唉,不瞒你说,我老婆没有公费医疗,受点伤可不得了,看病要花钱,不像我,打坏了,看病公家给报销。”俩个哥们喝多了去KFC吃饭。美女店员问,要什么?哥们说:给炖条鱼吧!美女一看喝多了就问后边那位哥们要什么东西。我那哥们来了句:我俩吃一条鱼就够了!
2.天天一笑笑网,大爷走进银行,火急火燎的就往柜台冲,惹得其他顾客一阵不满。引导员赶紧拦住他说:“大爷,按号。”大爷一愣,然后竖起拇指:“不愧是大银行,果然专业!”,然后凑近对方耳边说:“天王盖地虎。”保安无奈的帮老爷子按出一张排队票,老爷子心想:吓死我了,居然被我蒙对了。
3.经典新娘糗事大全,准新人挑选了一枚钻戒。新娘询问中年售货员:“保护这枚戒指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售货员带着善意的微笑说:“最好的保护方法是每天将它在洗碗水里浸泡三次。”
4.刚回到家,媳妇给我拿了拖鞋,接过公文包对我说:你先坐沙发上休息会,茶泡好了在茶几上,马上就可以吃饭了.我吓的腿一软,当时就跪地上了:媳妇,我是不是又做错什么了,你打我骂我都行,我胆小,你可别吓我抬头看着媳妇,她一直在对我眨眼睛.这时候我妈从厨房里端着水果走出来,看着我的眼神……
5.王老师有一套独特的记忆方法,他每遇到新事物,都要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联想记忆。一次,王老师临时到一个班去代课,提问时一个学生名叫“马林树”,他就联想到了“马铃薯”。过了两个月,王老师又到这个班来代课,再次要提问这个学生时,却一下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愣了半天,才说:“土豆同学,你来回答……”
6.食堂的厨师小李递给我一份申请加薪报告:“主任,我下个月结婚,可这点工资。。。”我说:“我明白,这事我来办。。。”在小李的加薪报告经过层层审查被批准的那天晚上,我到小李家去报喜。小李听了,很平静地对身边的男孩说:“快谢谢伯伯。”我说:“真快呀。一晃,孩子都会说话了。”小李咧咧嘴:“都三周岁了。。。”
7.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吗?这里有个富豪想结婚了于是发了一张征婚启事,结果来了3个女人,于是他有了选择。他每人拿了1000块钱,让这3个女人把这屋子填满。第一个女人,买了1000块钱的棉花,第二个女人买了1000块钱的气球,而第三个女人,只买了一根蜡烛。他用光,把这屋子填满。最后富豪选择了一个胸最大的。
8.放学后,一群小朋友在学校门口等家长来接。小胖:“我爸开的路虎一会儿就到,你坐我家的车回家吧。”小军:“俺家的宝马最厉害,一会儿你坐我家的车,很快就能到家。”听到此话,小胖很不服气:“俺家的路虎一上路,没人敢超车,肯定会第一个来接我,不信等着瞧!”很快,小明看见妈妈骑着电动车来了,便对俩同学一笑:“最先来的是俺家的车。看来,‘宝马’和‘路虎’都不如‘电驴’厉害呀!”明妈:“路上堵车,你们还要多等会儿呢,不要着急啊!”
趣味歇后语笑话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关于汉字的知识
一 历史;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
三 从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但事物众多,不可能都用单一汉字表示,且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本身的学习困难,汉语逐步从单字表意演变为词语表意为主导。
四 造字及组成
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
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於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呎(英尺)等。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用,但台湾等地仍可见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规范,汉字已经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如“氦”、“氯”、“氡”、“锗”、“铬”、“铀”等。这种造字方法还在一直沿用,用于新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详见元素。
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五 现代汉字形成
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
六 汉字的语文知识
“永”字八法[编辑]
字形
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搞”、“刘”;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七 读音
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存在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存在同一个汉字具有多种发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别,但在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不存在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救火”、(一命)“呜呼”。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低限,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死”。
由于汉字自汉朝到20世纪似乎没有经过多少变化,汉字没有直接表现汉语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
有学者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受日本影响,其他汉字使用国后来也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偶尔还在使用,一般人也明暸其意思。
八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於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於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於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ang”,后者为“lo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九 汉字与词语
汉字是汉语表形的最小单位,类似於英语的“字母”。但是,和“字母”不同,汉字同时也有表意成分,因此类似於“英语词组”中的单个“单词”。因此汉字是介於英语中“字母”和“单词”间的一个成分,对於这一点,从数量上也可以得出。
词语是汉语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於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词语,比如“我”,类比於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词语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词语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千个常用字,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英语四级不过4000个词汇),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
这种组词的高效率保证了汉字系统的稳定性,即词汇增加、语言发展而基础汉字基本不变。
十 汉字的数量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Big5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而Unicode的中日朝统一汉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高达七万字。
十一 汉字的影响
对其他文字的影响
汉字书写体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汉字的影响下,还产生过:
契丹文
女真文
西夏文
古壮字(方块壮字)
古白字(方块白字)
古布依字(方块布依字)
字喃
但它们都因各种原因而消亡,汉语中的女书,如今也无几人能识。日语的假名(仮名)、以及朝鲜语的谚文(
关于歇后语的笑话20字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谐音歇后语是一种比较幽默的歇后语,通过谐音双关产生另一种意思。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趣味歇后语笑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趣味歇后语笑话11、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2、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3、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4、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5、寿星打靶——老腔(枪)
6、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7、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8、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9、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10、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11、一日上课,老师让小明举个歇后语的例子。“例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小明略一思考:“肉包子打狗——浪费!”老师问:“怎么会是浪费呢?”“打狗为什么要用包子不用石头?再说我用的还是狗不理包子呢。”
12、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3、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14、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15、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16、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17、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18、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19、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20、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21、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22、轿花了看戏——穷开心
23、轿花了打算盘——穷算
24、小母牛月经——血牛笔
25、做梦娶西施——胡思乱想
26、做梦讨老婆——想偏心了
27、做梦跳井——虚惊一场;一场虚惊
28、做梦招驸马——想偏心了
29、做泥人的手艺——蹑(捏)手蹑(捏)脚
30、做烧饼的卖汤圆——多面手
31、做知县的丢了印——糊涂官
32、做砖的模,插刀的鞘——框框套套
33、砸祸卖铁——豁出去了
34、芭蕉结果——一条心
35、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36、变戏法的拿块布——掩掩盖盖
37、宝玉和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眼泪
38、苞谷秆里的虫——专(钻)心
39、苞谷面做元霄——难捏合
40、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
41、瘪了的唢呐——看你怎么吹
42、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43、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44、被窝里放屁——独吞
45、被单蒙桌子——作为(包围)很大
46、袍子改汗衫——有余
47、病床上摘牡丹——临死还贪花
48、病重不吃药——等死
49、剥葱捣蒜——干的小事
50、剥皮的树——不长
51、剥了皮的蛤蟆———心不死
52、剥开墨鱼皮了肚——一副黑心肠53、娘娘落个雨淋头——丰(风)衣足食(俱湿)
54、疯子老头看戏——丰(疯)收(首)在望
55、节日的货摊——丰富多采
56、鳖下的——王八蛋
57、乌龟上树——王八小子巴结高枝儿
58、武大郎卖酸菜——王八激的
59、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60、鼻梁上挂钥匙——开口
趣味歇后语笑话2卖布兼卖盐——多管闲(咸)事
豁子喝汤——无耻下流
豁子拜师——无耻之徒
坟上烧纸——糊弄鬼
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被窝里放屁——独吞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
大粪缸里练游泳——真是不怕死(屎)
玉皇大帝放屁——神气
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坟场上舞大刀——吓死人
坟地里拉弓——射(色)鬼
狗吃豆腐脑——闲(衔)不住
赶车不带鞭子——靠拍马屁
棺材铺的买卖——死活都要钱
拐子进医院——自(治)觉(脚)
飞机上生孩子——高中生
和尚念经——月经
抬棺材掉裤子——失礼死人
厕所里玩撑竿跳——过分(粪)
厕所里点灯——找死(屎)
茅厕放鞭炮——震粪(奋)
龙王放屁——神气
棺材伸出手来——死也要钱
吃铁条拉罩铝——竟从腚里编
老太太摸电门——精神抖擞
王八屁股长疖子——烂规定(烂龟腚)
王八屁股——规定
王八倒立——上面有个规定(指上级下来的规定)
王八上面站个小王八——上面又有新规定
王八翻跟头——-一个接一个的规定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飞机上讲评书——空话连篇
给你三分颜色——你开染坊啊
满日金牙——你开口就是谎(黄)
盲人聊天——你瞎扯谈
盲公戴眼镜——你装比
趣味歇后语笑话3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3、猪八戒戴花——自美
4、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5、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6、卖布兼卖盐——多管闲(咸)事
7、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8、如来观音——假夫妇
9、六小龄童——孙行者
10、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11、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12、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13、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14、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15、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16、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17、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牛头马面
18、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19、西游记》剧组开会——聚精会神
20、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21、猪八戒背媳妇——舍得花力气
22、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
23、猪八戒吃黄连——苦了大嘴的
24、猪八戒吃人参果——苦了大嘴的
25、猪八戒吃猪啼——自残骨肉
26、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27、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28、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29、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
30、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
31、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32、猪八戒发眸气——又丑又恶
33、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34、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
35、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36、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37、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38、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
39、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
40、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
41、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多,滋味不少
42、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43、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44、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
45、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46、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
47、猪八戒想娶媳妇——一厢情愿
48、猪八戒肖媳妇——心甘情愿
49、猪八戒招亲——黑灯黑人
50、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
趣味歇后语笑话4茅坑里丢炸弹——你激起公愤(粪)
盲人学绣花——你瞎逞能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吓人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万岁他掉在井里——不敢劳(捞)你的大驾
挖了眼当判官——瞎到底了
屎壳郎趴在马路上——装小轿车!
癞蛤蟆没毛——随根
猪鼻子叉葱——装象
大米饭不熟——欠闷
两只公牛打架——真(挣)牛比
裤裆里摸黄泥巴——不是死(屎)也是死(屎)
厥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肚脐眼放屁——你咋响(想)的
痰盂里放屁——想(响)不开
兔子尾巴戴夹板——楞充大尾巴狼。
浆糊锅里煮皮球——说你混球你还一肚子气.
老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煎饼果子下毒药——别来这一套
癞蛤蟆背小手——愣充地方小领导
癞蛤蟆过马路——愣充迷彩小吉普你还嗖嗖跑
癞蛤蟆插羽毛——愣充外国鸟
癞蛤蟆背小手——愣充掌中宝
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
趣味歇后语笑话51、泥人遇木偶——面面相觑(看;瞧)
2、神龛上戳窟窿——妙(庙)透了
3、尼姑头上插花——没法(发)
4、腊肉汤里煮挂面——有言(盐)在先
5、屎盆往脑袋上扣——栽赃(脏)
6、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7、老奶奶的发髻——输(梳)定了
8、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9、荆条棵上挂鞋底——扯(刺)皮
10、青石进了石灰窑——要留清(青)白在人间
11、塌锅干饭——闷(焖)起来了
12、山顶上点灯——四方有名(明);高明
13、喉咙里长疙瘩——赌(堵)气
14、寿星老儿练琵琶——老生常谈(弹);老调重弹
15、磕瓜子磕出臭虫——什么人都有(什么仁都有)
16、烧火不旺——天才(添柴)
17、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18、沤烂的花生——不是好人(仁)
19、马背上钉掌——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
20、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21、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22、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23、上吊扫帚——好伟(尾)大
24、老将耍镰刀——少见(剑)
25、和尚的脑壳——没法(发)
26、老龙王搬家——厉害(离海)
27、咸盐吃多了——尽管闲(咸)事
28、炕上安锅——改造(灶)
29、肉骨头打鼓——昏(荤)冬冬
30、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31、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32、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33、荷塘里失火——偶然(藕燃)
34、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35、咸肉汤下面——不用言(盐)
趣味歇后语笑话61.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2.老虎念经——假正经;口是心非
3.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4.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5.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6.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7.雪地画梅——狗脚板
8.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9.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10.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11.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12.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13.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14.瞎子拉琴——瞎扯
15.阎王的爷爷——老鬼
16.飞机上作爱——一日千里“
17.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18.粪船过江——装死(屎)
19.屎壳郎放屁——不值一文(闻)
20.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粪)
21.守着厕所睡觉——离死(屎)不远
22.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23.做梦招驸马——想偏心了
24.做泥人的手艺——蹑(捏)手蹑(捏)脚
25.做烧饼的卖汤圆——多面手
26.做知县的丢了印——糊涂官
27.做砖的模,插刀的鞘——框框套套
28.砸祸卖铁——豁出去了
29.芭蕉结果——一条心
30.变戏法的亮手帕——不藏不掖
31.变戏法的拿块布——掩掩盖盖
32.宝玉和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眼泪
33.苞谷秆里的虫——专(钻)心
34.苞谷面做元霄——难捏合
35.厕所里玩撑竿跳——过分(粪)
36.瘪了的唢呐——看你怎么吹
37.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38.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39.被窝里放屁——独吞
40.被单蒙桌子——作为(包围)很大
41.袍子改汗衫——有余
42.病床上摘牡丹——临死还贪花
43.病重不吃药——等死
44.剥葱捣蒜——干的小事
45.剥皮的树——不长
46.剥了皮的蛤蟆———心不死
47.拉直狗腿——办不到;没法办
48.拉着拖车卖豆腐——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49.拉着状元喊姐夫——想高攀
50.腊月里借扇子——火气太大;冷不防
51.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52.蜡人玩火——自顾不暇
53.蜡烛点火——一条心
54.癞蛤蟆打伞——怪事一桩;怪事
55.癞子头上抓痒——求之不得
56.蓝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
57.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58.烂麻里搀猪毛——一团糟
59.烂伞遮日——半边阴
60.烂透的毒疮——不可救药
61.筐中捉鳖——十拿九稳
62.狂犬吠日——空汪汪
63.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64.拉不出屎怨茅坑——错怪
65.拉车拉到路边边——使偏劲
66.郎中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67.狼头上戴斗笠——假充好人
68.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
69.老鳖咬人——叼住不放;死不丢
70.老掉牙的虎——雄心在
71.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
72.老公鸡着火——官僚(冠燎)
73.龙王放屁——神气
74.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75.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76.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77.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78.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79.王八屁股——规定
80.阴间出赏格——寻鬼
81.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82.利剑斩乱麻——一刀两断
83.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84.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
85.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86.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7.老鼠娶妻遇老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88.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89.老鼠尾巴——大不了
90.老鼠咬牛——大干一场
91.老鼠咬石柱——攻不倒
92.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93.老太太的金莲——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94.老太太过溜冰场——走险
95.老套子卷珍珠——内中有宝
96.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97.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98.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99.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100.老鸭公唱戏——喉咙不争气
讲谐音笑话歇后语,怎么老是这几个笑话
歇后语:
1、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2、梦里坐飞机——想入非(飞)非
3、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4、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冠)
5、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6、喜鹊尾巴上绑鸡毛刷子——伟(尾)大
7、黄鼠狼给鸡拜年——煤(没)氨(安)好星(心)
8、竹篮打水——异(一)场空
9、泥菩萨过河——字(自)生(身)难宝(保)
10、包公断案——铁面无思(私)
1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沟(钩)
12、龙王爷发脾气——帆(翻)将倒海
13、半夜开窗户——星(心)在外头
14、宝玉的爹——贾政(假正)
15、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长
16、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吊(调)
笑话:
草莓味
两头牛去吃草,一头牛问另一头牛:“你的草是什么味?”“草莓味。”那
头牛尝了一只说。“你骗我”,“笨蛋?我说草没味!”。
买猪肝
古时有一新上任的县令,让手下的管家买一根竹竿。由于县令是外地人,
口音和当地不同,管家将竹竿听成猪肝,于是到集市上买了副猪肝?顺便敲诈
了两只猪耳朵,放在自己衣服的兜里。回来后,县令一见大怒说:“谁叫你买
猪肝?你的耳朵哪去了?”管家一听,吓坏了,忙从兜里掏出两个猪耳朵献上,
说:“两个耳朵在这里。”
汉字谐音歇后语笑话(精选93句)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矮子过河——安(淹)心
矮子看戏——听声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婆娘——见识低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没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出路难找
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
八级师傅学手艺——长到老,学到老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八斤半的鳖吞了大秤砣——狠心王八
八斤半的老鳖吞了个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十个人抬轿子——好威风
八十老汉害个摇头病——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八十老翁学打拳——越练越结实
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八十岁的老绝户头——后继无人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岁留胡子——老主意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八十岁学吹笛——尽是老调;老调子
八十岁学摔打——拼老命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
八十岁站柜台——老在行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偿失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聚会——神聊
八仙桌缺只腿——搁不平
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
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八月的苦瓜——心里红
八月的莲藕——又鲜又嫩
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老来红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看龙灯——晚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枣)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巴掌长疮——毒手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拔葱种海椒——一茬比一茬辣
拔节的高梁——节节高;节节上升
拔浪鼓——两面光
拔了的闹钟——专做提醒人的事
拔了萝卜——窟窿在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塞子不消水——死心眼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跋子拔萝卜——歪扯
跋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跋子打围——坐着喊;坐地呐喊
跋子赶马——望尘莫及
跋子上台——立场不稳
把鼻涕往脸上抹——自找难看
把肥料浇到莠草上——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
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当成菩萨——善恶不分
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白脖老鸹——开口是祸
白脖子屎壳郎——有特色;与众不同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洗不净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
白菜帮子——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白菜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白菜烩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白骨精打跟头——鬼把戏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白骨精送饭——有野心;没安好心
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白鹤站在鸡群里——突出
白虎进门——大难临头;灾祸临头
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
白蜡杆结桂花——根子不正
白蜡杆子翻场——独挑
白蜡做的心——见不得日头见不得火
白脸奸臣出场——恶相;恶模样
白脸狼戴草帽——变不了人
白脸狼戴眼镜——冒充好人;充好人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猫钻灶坑——自己给自己抹黑
白毛乌鸦——与众不同
白娘子斗法海——精打光
白娘子水漫金山——大动干戈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白日见鬼——玄乎;心里有病
白日做梦——胡思乱想
白水锅里揭奶皮——办不到;没法办
白水下石膏——成不了豆腐
白水煮白菜——淡而无味
白水做饭——无米之炊
白素贞不舍许仙——恩爱难分
白糖包砒霜——毒在里面
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白天打灯笼——白搭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白天照电简——多此一举
白天捉鬼——没影儿的事
白铁斧头——两面光
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美中不足
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做的灯笼——一点就亮
有关谐音的笑话,歇后语,字谜以及几种汉字的来历
1、
2、反穿皮袄——装佯
3、矮子过渡——安心
4、老公拍扇——凄凉
5、谐音汉字歇后语
6、小秃脱帽子——头明
7、汉字谐音歇后语笑话
8、狗咬碗橱——吃不开
9、王八中解元——规矩
10、生花生——非吵不可
11、秀才的毛巾——包输
12、老九的兄弟——老实
13、蟒蛇缠犁头——狡猾
14、钝刀破竹——想不开
15、风吹灯草——心不定
16、马店买猪——没那事
17、龙王爷搬家——厉害
18、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19、六月里戴手套——保守
2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21、千里坐官——为了吃穿
22、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23、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24、春茶尖儿——又鲜又嫩
25、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26、武大郎卖刺猬——扎手
27、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28、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29、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30、轿花了看戏——穷开心
31、风吹蒲公英——轻飘飘
32、五齿铁耙搔痒——硬手儿
33、和尚拾到篦子——没有用
34、咸菜煎豆腐——有言在先
35、大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38、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
39、狗熊练玩艺儿——混饭吃
40、猴子上果树——肚里充实
41、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42、田里的蚯蚓——满肚子疑
43、盐场的伙计——爱管闲事
44、矮子排长队——倒数第一
45、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46、老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47、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48、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49、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50、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51、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2、垃圾堆里的仕女图——废话
53、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54、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55、抱鸡婆扯媚眼——两眼一翻
56、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57、灯芯草做琴弦——不值一谈
58、猪八戒吹牛——大嘴说大话
59、猪八戒坐班房——不白之冤
60、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
61、猪八戒笑孙猴——不知自丑
62、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63、矮子中选将军——也可将就
64、老虎身上的苍蝇——拍不得
65、胸窝里栽牡丹——心花怒放
66、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
67、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
68、半天云里响炸雷——惊天动地
69、唐僧的眼睛——不认识好坏人
70、大年三十的烟火——万紫千红
71、大风吹倒帅字旗——出师不利
72、守着窝门抓鸡——一个也不留
73、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74、茅坑里丢**——你激起公愤
75、乌龟翻筋斗——一个又一个规定
76、六月天下雪——得之不易:难得
77、大粪缸里练游泳——真是不怕死
78、屎壳郎趴在马路上——装小轿车
79、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80、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81、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82、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麽人都有
83、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84、做砖的模,插刀的鞘——框框套套
85、十字街口的烂半头——踢打出来的
86、大热天下暴雨——猛一阵;长不了
87、山羊病缠在绵羊身亡——代人受过
88、大雪落在海里头——看得见,摸不着
89、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90、挑水带洗菜——一举两得;两得其便
91、**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
92、浆糊锅里煮皮球——说你混球你还一肚子气
93、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
分类: 娱乐休闲 >> 幽默滑稽
问题描述:
要准确的啊,简短些,歇后语笑话要好笑,字谜要有答案
解析:
歇后语: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小碗吃饭--靠天(添)
关于汉字的知识
一 历史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更可能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
三 从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
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演变。初期汉字系统的字数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但事物众多,不可能都用单一汉字表示,且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本身的学习困难,汉语逐步从单字表意演变为词语表意为主导。
四 造字及组成
在秦始皇统一汉字后,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断出现:
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识的涌入,也造了许多字。例如随着“Beer”传入中国,如何用汉字表达是一个问题,最初译为皮酒,后觉不妥,於1910年左右创造了“啤”字——译为“啤酒”。为了表示英制的单位,还造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呎(英尺)等。不过这些多音节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陆地区已不再使用,但台湾等地仍可见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规范,汉字已经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如“氦”、“氯”、“氡”、“锗”、“铬”、“铀”等。这种造字方法还在一直沿用,用于新元素的命名。化学元素的造字规律详见元素。
六书是汉字构成的分析,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但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五 现代汉字形成
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
六 汉字的语文知识
“永”字八法[编辑]
字形
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搞”、“刘”;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复合结构,如“赢”、“斑”等。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七 读音
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存在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存在同一个汉字具有多种发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不同方言中有一定差别,但在汉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汉字虽然以表意为主,但并非不存在表音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此外,还有部分原有的表音词,如“救火”、(一命)“呜呼”。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定表意成分,特别是国内的人名、地名。而即使是国外的人名、地名,也存在某些表意的低限,比如“Bush”绝不能音译成“不死”。
由于汉字自汉朝到20世纪似乎没有经过多少变化,汉字没有直接表现汉语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
有学者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详见上古汉语。
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
在朝鲜语中则大致为一字一音,没有训读。
受日本影响,其他汉字使用国后来也使用了一些多音节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偶尔还在使用,一般人也明暸其意思。
八 注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於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於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於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ang”,后者为“lo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九 汉字与词语
汉字是汉语表形的最小单位,类似於英语的“字母”。但是,和“字母”不同,汉字同时也有表意成分,因此类似於“英语词组”中的单个“单词”。因此汉字是介於英语中“字母”和“单词”间的一个成分,对於这一点,从数量上也可以得出。
词语是汉语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於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词语,比如“我”,类比於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词语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词语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
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千个常用字,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英语四级不过4000个词汇),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
这种组词的高效率保证了汉字系统的稳定性,即词汇增加、语言发展而基础汉字基本不变。
十 汉字的数量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日常所使用的汉字约为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Big5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而Unicode的中日朝统一汉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另有两个扩展区,总数高达七万字。
十一 汉字的影响
对其他文字的影响
汉字书写体系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源文字之一,在汉字的影响下,还产生过:
契丹文
女真文
西夏文
古壮字(方块壮字)
古白字(方块白字)
古布依字(方块布依字)
字喃
但它们都因各种原因而消亡,汉语中的女书,如今也无几人能识。日语的假名(仮名)、以及朝鲜语的谚文(?)在创制时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汉字字形的影响。
此外如蒙古文、满文、锡伯文等也是在汉字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的影响下,将从右向左书写的源自阿拉米文字的书写方式改为从上到下书写,文字的结构也随之有所变化。
十二 现在或曾经使用汉字但非使用汉语的地区与国家
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很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汉族——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起了主要的作用。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和朝鲜半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かんじ)”和“汉字(?)”。直到现在,日语中仍然把汉字认为是它们书写体系的一部分。在朝鲜,已经根本不使用汉字了;在韩国,汉字的使用有可能减少的趋势。但是由于朝鲜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重音现象严重,所以在需要严谨表达的场合时仍然会使用汉字。大多数的人名、公司机构名称也使用汉字。
汉字于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辗转传入日本,现在的日本已限制汉字的使用,二战后简化了部分汉字并且颁布了常用汉字表及人名用但使用汉字,还创造和简化了一些汉字汉字,如“辻”(十字路口)、“栃”、“峠”(山路)和“広”(广)、“転”(转)、“働”(劳动)等。详见:日本汉字。
朝鲜半岛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1444年,朝鲜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发明了谚文与汉字一起使用。现在的大韩民国还在使用汉字,人们可以按照个人习惯书写,但是现在能写一笔漂亮汉字的韩国人越来越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汉字,仅保留了十几个汉字。详见:韩文汉字。
越南
公元1世纪汉字便传入了越南,越南语也曾完全使用汉字做为书写用文字,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字喃,但是由于书写不便,汉字仍是主要的书写方式。1945年,越南成立后废除了汉字,使用了称为“国语字”的拼音文字。现在的越南文已经看不出汉字的痕迹了。详见:字喃、字儒
十三 对民俗的影响
中国许多民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
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着密切关系。旧时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人射虎,谜面深奥谜格复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谜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合体字: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
合体字“好学孔孟”谐音字:中国人喜欢利用汉字的同音特点用谐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谐音为幸福的“福”,走兽的“兽”谐音为长寿的“寿”。
九九消寒图: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俗在每年数九的季节写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字,这九个字每字九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为一个笔画填充颜色,到数九结束完成一幅九九消寒图
花鸟字: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国内,只有在春节庙会中,和一些节日 *** 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
十四 对艺术的影响
梁启超的书法作品汉字独特优美的结构,书写的主要工具——毛笔有多样的表现力,因而产生了中文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而篆刻是和书法相关的艺术,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作为印章。
十五 汉字的拉丁化
近四百年来,西方人和华人本身都提出了很多汉字的拉丁化方案,主要包括:
威妥玛式拼音(1867年)
邮政式拼音(1906年)
国语罗马字(1928年)
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
粤语拼音(1993年)
通用拼音(1998年)
现在,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最广且被联合国接受的汉字拉丁化方案。
十六 汉字简化
楷书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近代,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明开始进入东亚,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中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当中有人坚持汉字的传统,但亦有不少人鼓吹放弃使用汉字。这些鼓吹放弃汉字运动的立论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因为汉字不能透过打字机书写,而必须使用巨型的排版房的铅字。就此,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
日语:二战后,日本也打算完全放弃汉字,但因为日文假名只能表音,废除汉字后很不方便,最后汉字得以留存,但公布了《当用汉字表》(1850字),限制出版品汉字使用,但造成诸多表达上的不便,於是又有后来又于1981年公布《常用汉字表》(1945字)。
越南语:越南在法国殖民者的强制之下,早在19世纪末就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汉字,而使用拉丁化越南文代替。二战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后来改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为普及教育,正式彻底地废弃了汉字。
朝鲜语:1444年,朝鲜颁布推行《训民正音》,采用汉字笔画式拼音字母,即谚文字母。由于谚文字母在印刷拼写时,可以将拼一个字的字母写在一起,可以方便地看成是一个字(虽然这样也会产生很多重音),因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完全放弃了汉字;而大韩民国从1970年宣布停止在学校教授汉字,自1976年以后,使用汉字的人也愈来愈少。但近年又有恢复汉字的呼声。
以下为各地区对汉字简化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 - 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1986年修订后重新发表,一直在中国大陆及新加坡使用至今。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试用一段时间(约八年)后因为字形过於简单且混乱而于1986年正式宣布废除。
新加坡 - 过去曾经尝试推出自己的汉字简化表。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采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的简化字。
马来西亚 - 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 - 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授简体字,实际教学中简繁并用。
日本 - 日本民间长期流行着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文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韩国 - 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简体中文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中华民国(台湾地区) - 台湾并没有类似於以上地区,由官方规范、系统化的以简体字取代同义繁体字的过程。
这种情况也使在说汉语的地区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字及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华人间,一般使用简化汉字,在香港、澳门一般使用传统汉字,没有进行过官方统一规范。台湾是使用传统汉字的主要地区,教育当局曾对用字发布若干规范,与港澳的汉字有些许的差别。对於使用简体字或繁体字对语言学习及运用的影响,学者及一般民众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及意见。
50年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为普及教育,提出了简化字:
有时是纯把笔划简化(例如:叶与叶;万和万);
有时几个繁体字被简化成一个简体字;(例如:后与后;几与几)
有时则把古汉字赋与新意义,选简体字使用(例如:丰与丰;腊与腊)。
汉字简化主要以“述而不作”为原则,即主要是采用通行已久的俗体字或笔画简单的异体字,而不另创新字。也有不多的新创字,如:尘。
但是自推行汉语文字改革以来,简化汉字一直颇受争议。
十七 异体字
除了造字以外,另外还有许多异体字。他们是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字。有的是因为历史缘故,有的是名人造字,如“和”与“龢”,“秋”与“秌”和“龝”等。
中国大陆於1956年公布整理异体字表,废除了大量异体字,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恢复了部份异体字。如“於”曾被当作“于”的异体字废除掉,但在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又恢复成为规范字。另外,不同地区对异体字的取舍有所不同,例如:韩国就以汉字各种异体字中最早出现的样式为标准写法。所以,在韩语汉字的标准中,取“甛”而不取“甜”、取“幇”而不取“帮”、取“畵”而不取“画”。
十八 字形
各地汉字差异由於各地对字形的使用并没有统一,加之大陆地区使用“新字形”,便产生了许多差异。例如“刃”及“角”,在各地写法都不尽相同。 又如“口”字,台湾规定最后一横要写得超过上面的横折露出来一点,其他地区的写法却是不出头的(注意右图“启”字的“口”)。
十九 汉字的计算机处理
详见中文信息处理 由于打字机键盘在设计时本身没有考虑汉字输入的问题,输入汉字往往比输入拼音文字困难。汉字没有经过中文打字机的普及,直接进入了电脑中文信息处理阶段。在电脑发明初期曾引起汉字能否适应电脑时代的问题,支持汉字拉丁化的学者甚至以此为理据。
随着各种中文输入法的出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存储、输出技术得到了基本解决,大大提高了中文写作、出版、信息检索等的效率。目前中文输入法有上千种之多,主要包括表音输入和表形输入两类,也有两者兼之的。汉字的语音输入、手写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如收录数千字的(中国大陆)、Big5及CNS11643(台湾)、HKSCS(香港)、JIS(日本),以及收录两万多字的GBK(中国大陆)、国际标准Unicode、ISO10646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技术及其他种种因素,在收录字数,及收录字体等方面或做不同层次的调整。例如台湾的民间机构资策会推出字码标准时,为方便电脑处理汉字,以“统一异体字”的名义采纳了多个字型比较简化的日体汉字,如:“衞”->“卫”。
中国 *** 为了解决邮政,户籍整理等领域用字的迫切需要,于2000年实行了一个新的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18030-2000,共收汉字27484个。并强制所有在中国售卖的计算机产品必须支持这个新的国家标准。
二十 汉字编码系统
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国标码(“国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简称)在中国大陆使用。GB2312收录6763个汉字,GBK收录20912个汉字,最新的GB18030收录27533个汉字。
BIG5码。收录13053个汉字。在台湾和香港使用的一字节或两字节编码。
Unicode并不被中国 *** 很好的接受。中国 *** 要求在中国大陆出售的软件必须支持GB 18030编码。
在国际通信化和软件设计领域,CJK编码收集了汉语、日语、韩语中的汉字集。
二十一 汉字的将来
现在简化汉字主要通行於中国大陆、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华人社区;繁体汉字则通行於台湾、港澳和美洲的华人社区。
有人相信繁体中文比较难学会书写,故此繁体中文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在另一方面,有很多文化上的保守人士认为简体中文是“不纯的”和“低劣的”汉字。但随着中国大陆政治上和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简体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繁体中文的使用似乎不大可能回复到以前的统治地位。在文化层面而言,除非中国大陆欲与台湾分离及与古代中国文化彻底脱离,否则繁体字不会完全消失。
不过不管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其他地方,书法界一般都是用繁体汉字来创作。很多人认为,相对简体汉字,繁体有些书写形式更有美感。
实际上,大陆、台湾和港澳三地日益加深的经济联系,迫使民间跨越两种书写体系的障碍。现在香港的日常使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简体汉字,一些学校也已经把课本转化成了简体中文版本。也有些大陆人为了提高与港台人士的沟通效率,尝试繁体字的书写。作为文化的载体,未来汉字的发展,可能是任何人也难以预料的。
今天关于“歇后语笑话”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